白板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白板厂家
热门搜索:
成功案例
当前位置:首页 > 成功案例

五金网--振兴装备制造业政策亟待细化落实

发布时间:2021-11-10 10:11:58 阅读: 来源:白板厂家

向文波最关心日前出台的装备制造业振兴规划。

“这个规划很好。规划所涉及的内容都是事关整个装备制造业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他详细介绍他关注的一些要点:第一,关于大力发展装备制造业基础关键零部件的问题。他说,从目前来讲,这是我国装备制造业长期以来的一个“短腿”;从长远来讲,这是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发展的瓶颈和隐忧。所谓“短腿”,是说我国目前所有的装备制造业关键零部件大部分依赖进口。而这些关键零部件在某种意义上(事实上)代表了装备制造领域的核心技术。所谓瓶颈和隐忧,是说随着我国装备制造水平的发展,当我们能够对欧、美、日、韩等国的企业真正构成威胁的时候,这些竞争对手一定会利用关键零部件来制约我们。事实上,现在有些国家已经出现了这样的苗头:我们的竞争对手向我们的合作伙伴施加压力,希望他们限制给我们提供一些比较先进的零部件。长期来讲,这就是制约我国装备制造业做强的一个隐忧。

第二,关于重大装备关键零部件进口免关税的问题。向文波表示,这是我国装备制造行业已经呼吁多年的问题,但是一直没有得到解决。从国家出台重大技术和装备引进的相关政策以来,整机进口的设备是免税的,而进口生产这些设备的零部件是要缴税的。也就是说,中国制造企业反而要交税,而外资进入中国却不需要缴税。这事实上导致了中国企业在本土市场与外资企业处于不平等的竞争地位。当初一些重大装备我们不能生产,国家为了引进技术,所以采取重大装备进口实行免税的政策。现在时过境迁,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已经能够生产这些设备了,在这样的情况下继续实行进口免税,就导致有些国外产品免税之后的价格跟我们的产品几乎没什么差异了,所以很不利于国产品牌的销售。在当下全球经济危机的大背景下,消除这种不平等竞争的现状则显得更加紧迫。

第三,关于建立使用国产首台(套)装备风险补偿机制的问题。向文波说,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项,事实上这就是鼓励大家吃螃蟹,鼓励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因为如果没有吃螃蟹的勇气,就不可能实现创新。如果我们的客户没有使用第一台设备的勇气,那么中国装备制造业企业的创新能力就受到了极大的制约。

细则不出等于“画饼充饥”

向文波多次强调:“振兴规划很好,但是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缺少实施细则。”

为什么要出台细则?他说,如果没有实施细则,那就等于没有操作规程;没有操作规程,就等于不可操作;不可操作则等于没有规划。所以,向文波建议应尽快出台实施细则,让政策落到实处。他说,比如首台补贴政策,谁来认可首台离婚律师费用?补贴多少意定监护协议?由谁补贴?怎么补贴?申报程序如何?补贴谁?补贴多长时间离婚律师北京?等等,都应该做出一个规定。如果没有实施细则,这些事情都不可操作

“事实上,我们已经有过这样的教训”。向文波介绍说,此次规划中提到的很多东西在2006年国务院出台的一个《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中其实已经涉及到了。但就是因为没有实施细则,所以到现在也没落到实处。所以他希望这次可以尽快出台细则,不要再重蹈覆辙。

为什么要尽快出台?向文波认为,目前中国的装备制造业正面临很大的压力:一个是全球市场萎缩;另一个是国际上主要工业国家的货币都出现了大幅度贬值。“欧元贬值、美元贬值、韩元贬值、日元也开始贬值,而这些正是我们的主要竞争对手。随着他们货币的不断贬值,对手的市场竞争力其实是在不断提升的”。他举例说,韩元现在已经跌到了原先的一半,这意味着韩国的机器价格比原来降低了一半。还有欧美国家,货币也贬值了30%~40%,也就意味着来自欧美的设备价格便宜了30%~40%。相比之下,我们的人民币很坚挺。这就导致中国的装备产品以往的性价比优势已经不复存在了,竞争压力将变得越来越大。

“如果我们的实施细则还不尽快出台,依然挂在墙上,中国装备制造业今后的发展就会非常被动。而且,效果也要打折。”向文波认为,国务院此次出台的十大振兴规划,在某种意义上,既是行业的振兴规划,同时也是救市规划。他说:“该是国家救市的时候了,而且救市如救火。”

“走出去”需国家做后盾

怎样支持中国企业走出去?向文波带来了自己的建议。

“大家都认为目前对于中国企业走出去是个很好的机会。”他介绍说,胡锦涛总书记前不久到非洲访问的时候,鼓励有条件的中国企业应该坚决地走出去。温总理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提到相关内容。

向文波认为,首先,对于中国装备制造业来说,毫无疑问这的确是个实现国际化的绝佳良机。但是,在这个时候走出去,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对中国企业来说,也存在巨大的风险。“有可能是走上一条不归路,甚至一去不复返。”他解释说,虽然目前国外的企业的确很便宜,一些企业的市值已经缩水90%,收购没有问题。可是,最大的隐患在于我们可能买得起,养不起。

“因为在接手这些企业之后,马上要面对的就是可能会长达2~5年(什么时候触底还不知道)的经济危机,出现巨额、持续亏损的几率极大。”向文波表示:“如果没有充足的、后续的资金保障,企业就会遇到现金流的问题,中国企业就有可能被拖垮。这时候,我们就反而成了人家的救命稻草。”

向文波认为,走出去,这可以是企业行为,也可以是“政府+企业”的行为。

他说要真正抓住这个机遇,一方面是依靠企业自主的行为去“抓”,但是这个意味着很大的风险,意味着不能够使机遇下的利益最大化,所以最终导致企业不敢去“抓”;另一方面,如果有政府做后盾,有配套的政策支持,那么中国企业走出去会更果断、更坚决、也会更安全,成功率就会更高。

向文波建议,在鼓励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同时,国家是否能够提供比较优惠的贷款,是否能够减免一些相关税费,能否提供持续的资金保障,能否设立专项资金等来支持中国企业应对相关的问题。他说:“这些就是国家行为了,这其实正是中国社会主义国家体制的优势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