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消费大宗食品抽检合格率较高
日常消费大宗食品抽检合格率较高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29日举行新闻发布会,通报2018年国家食品安全监督抽检情况。数据显示,2018年全年完成24.9万批次食品安全国家监督抽检任务,较2017年增加了6.9%,覆盖全部33大类食品。检出不合格样品5965批次,样品平均不合格率为2.4%,与2017年持平,比2014年降低2.9个百分点。通过持续专项整治和严格监管,婴幼儿配方乳粉中三聚氰胺连续10年零检出,蛋制品中苏丹红、乳制品中黄曲霉毒素M1连续5年未检出。瓶(桶)装饮用水不合格率,由2014年的19.2%下降到2018年的5.3%。蜂蜜中禁用兽药氯霉素检出的不合格率,由2015年的1.5%下降到2018年的0.4%。本次抽检发现,肉蛋奶、米面油等日常消费大宗食品抽检合格率较高。如,乳制品合格率为99.7%,较2017年提高0.5个百分点。其中,婴幼儿配方乳粉抽检3058批次,有2批次检出不合格,合格率达到99.9%;速冻食品合格率为99.7%,较2017年提高0.6个百分点;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合格率为98.8%,较2017年提高1.1个百分点;蛋制品、粮食加工品、肉制品合格率分别为99.3%、98.5%和97.5%,与2017年持平。方便食品、冷冻饮品等合格率较低。方便食品抽检3470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260批次,不合格率为7.5%,主要是微生物污染和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冷冻饮品抽检1176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85批次,不合格率为7.2%,主要是生产、冷链、贮存、运输等环境卫生或冷链温度不达标,导致微生物污染问题;淀粉及淀粉制品抽检3514批次,检出不合格样品185批次,不合格率为5.3%,主要是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问题。综合抽检的各类食品情况来看,微生物污染、农兽药残留超标等问题仍然突出。从抽检发现的不合格样品看,食品因微生物污染超标不合格率为1.7%,占抽检不合格样品总量的29.6%;食品因农兽药残留超标不合格率为1.1%,占抽检不合格样品总量的15.4%。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总体来看,我国食品安全基本有保障,但存在的问题不容乐观,与人民群众期盼还有较大差距。虽然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但监管必须零容忍。
TAG标签:
生殖器疱疹术后怎么护理性冷淡患者的饮食要注意哪些呢
上海哪家祛疤医院好
白血病的发病因素都有哪些
- Converse推出Breaking Down Barriers系列 Breaking Down B
- 侃爷、吴亦凡的 “搞笑” 穿搭!百万网友吐槽:把爷逗乐了!
- 漫威钢铁侠联名安踏绝境和逆袭发售信息 安踏绝境和逆袭货量大吗
- 阿迪达斯ub七夕限定配色发售信息 阿迪达斯ub “V-DAY” 实物细节赏析
- 上脚效果不俗!Air Jordan 3 Retro “Mocha” 即将发售
- Nike Air Zoom Flight "The Glove" 国内发售信息
- 喷泡和椰子尺码一样吗 喷泡和椰子脚感哪个好
- 迎接芝加哥马拉松!全新特别版 Zoom Fly 3 现已登场
- 耐克将失去伊布?
- NBA 常规赛球鞋上脚精选 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