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板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白板厂家
热门搜索:
行业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讯

中信医疗改制公立医院珠三角尝试区域产业运营dd

发布时间:2021-01-21 17:28:09 阅读: 来源:白板厂家

中信医疗改制公立医院 珠三角尝试区域产业运营

9张反对票,3张弃权票,1张废弃票,82张赞成票。

汕尾市人民医院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12次会议在2014年8月12日,表决通过了《改制涉及医院发展与职工权益方面的方案》。

至此,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称“中信医疗”)与广东省汕尾市政府对汕尾市直属三家公立医院(汕尾市人民医院、汕尾市妇幼保健院、汕尾市第三人民医院)整体改制的合作,终于迈过了最后一道坎。

8月25日,中信医疗总经理张继胜、汕尾市市长吴紫骊代表合作双方签署了《汕尾市直公立医院改革合作协议》。在他们身后,则是由汕尾市市委书记温国辉、中信医疗董事长郭志荣各自率领的高规格团队。

郭志荣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坦言,公立医院改制没有成功的先例,中信医疗与汕尾市政府签订的合作项目是一块“试验田”。他还特别提到,如果投资方、政府和医院中任何一方有异议,公立医院改制都不可能推进下去。

实际上,这次合作的缘起则更多来自汕尾市对改制的需求。

一系列因素造成汕尾市的医疗服务水平相对较低,无法满足当地日益增长的需求。201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汕尾市每千人口病床数是2.37张,全省平均为3.55张。

“如果不改革,3年可以做的事,可能将花10年甚至是更长时间,我们‘等不起’。”汕尾市市长吴紫骊在解释合作的原因时,谈到了改革的急迫。在吴紫骊看来,汕尾的公立医院改制就是“存量”来换资本的“增量”。

关于公立医院改制,一直有一些零星的尝试,包括国企改革过程中,国有企业医院的改制。而在2009年,国家新医改方案将有关公立医院改制的内容写入其中,确定为改革的方向之一:“积极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包括国有企业所办医院在内的部分公立医院改制重组。”

不过,直到近两年,公立医院改制才逐渐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社会资本办医的热情逐渐高涨后,公立医院改制更是被视作进入医疗服务市场的重要渠道。只是仍然受困于诸多障碍,公立医院改制至今鲜有成功案例。

对于中信医疗而言,一切都需要探索。这当中既包括如何在接手后管理好公立医院,还包括如何在保持公立医院公益性、非营利性的前提下搭建自身的商业模式。

“这方面我们考虑得很清楚,就是区域性医疗产业运营。”中信医疗投资管理中心总经理陈一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表示,“而且我认为,区域化运作才正是我们中信医疗的核心竞争力。”

按照中信医疗的构想,医疗服务板块的业务未来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直接关系到后续整个产业链的布局。郭志荣也明确谈到,医疗板块将是中信集团未来新的增长点。

“两步制”改制方案

将投入3.5亿元用于三家公立医院改制。

看上去,中信医疗在汕尾的这次改制特别的艰巨,因为同时涉及当地三家公立医院,而且是当地最核心的医疗资源。

“第一是平稳过渡原则。”这是张继胜在谈到双方合作时提出的首要原则,“第二是服务民生原则。公立医院的重要职责就是更好的服务民生、服务社会。中信将在这一原则上来更好的发挥,实现更好的附加价值。”

这个“更好的附加价值”,首先就直观的体现在中信医疗将投入巨资大幅改造提升三家公立医院的服务能力。

按照双方合作的设想,拟投资2亿元,将汕尾市人民医院按照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标准进行配套建设,重点打造心血管内外科、神经内科、骨科、外科等,成为汕尾乃至粤东地区的优势学科。

汕尾市妇幼保健院将采用择址改建的方式,拟投入1亿元,按床位300张、三级甲等的标准配套建设,2017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另外一家正在建设中的汕尾市第三人民医院,将按照二级甲等精神病医院标准配套建设,拟投入5000万元,第一期设计规模200张床,将在2016年前建成并投入使用。

但改制不可能仅仅停留在资金的投入上,体制机制的变革才是核心。

“公立医院主要是按照事业单位的体制运行,改制涉及到的最关键的问题有两个,资产确权和人员身份。”陈一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那么我们所采取的改制方案总结起来,可以称为‘两步制’。”

陈一所提到的“两步制”,第一步是建立公司化治理结构,实现资产的资本化。“这一步主要是使资产的权属清晰,这是社会资本投资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陈一说。

三家市属公立医院的资产,包括土地、房屋、设备等,由汕尾市政府委托国资委持有。汕尾市国资委以这部分资产作为投入与中信医疗共同组建一家新的投资公司,中信医疗控股。这也意味着在新成立的投资公司当中,大股东中信医疗将在未来医院的运营管理中,包括医院院长的选拔任命方面拥有话语权。

作为带有鲜明过渡特征的“两步制”方案,在资产权属发生变化的同时,三家公立医院仍将保留运营权,同时也将继续维持非营利的事业单位属性。“这就是两权分离的管理架构,也才保证了改制后,三家公立医院仍然能够保持公益性。”陈一说。

资产确权某种程度上是社会资本能够参与改制的必要条件,但对于最终合作的实现、改制的实施,人员身份的解决则更为关键。这直接关系到公立医院改制能否获得职工代表大会的通过。

“对于职工身份的问题,我们采取‘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这样过渡性的安排。对现有的职工都遵照国家原有体制安排,保证他们待遇、身份没有变化。”张继胜还表示,作为改制所要坚持的风险转化原则的内容,将合理安排好人员包括离退休人员。

投资方、政府、医院缺一不可

汕尾正处于加快发展的关键时期。

对汕尾市公立医院改制的这个方案,非常关键的一次表决发生在2014年8月12日。这天下午,汕尾市人民医院召开第四届职工代表大会第12次会议,将要审议并表决《改制涉及医院发展与职工权益的方案》。

对于社会资本而言,职代会的重要程度不言而喻。此前曾有不少改制的合作,在职代会中被否决而功亏一篑。更重要的是,职代会直接反映了医务人员对改制的人心向背。但是对于改革,接受起来也的确需要一定的过程。

“刚开始有一些医院职工认为这次的医院改革可能会影响到他们的权益,一些同志认为医院国有资产的价值会不会没被充分评估出来。”吴紫骊谈到改制提出初期曾出现的状况。

中信医疗方面也对改制可能出现的困难做了准备。“医院的改制,必定会触及一部分既得利益者的利益。”陈一说,“但这部分人并不能代表全体医务人员。”

最终,这份中信医疗和汕尾市政府酝酿了一年多的改制方案,在汕尾市人民医院的职代会上以接近90%的支持率获得了通过,为最终的合作铺平了道路。两个星期后,中信医疗和汕尾市正式签约。

正如郭志荣在事后所评价的那样,实现最终的改制,投资方、政府、医院三方缺一不可。对于三方中的另外两方——投资方和政府,用吴紫骊的评价“这次公立医院改革还是比较顺利的”。

2013年5月,汕尾市出台医改十二五规划,延续国家医改十二五规划的思路,提出了“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以多种方式参与公立医院改制重组”。而且,因为中信医疗的出现,这一思路很快便进入了实操阶段。

当年6月13-14日,郭志荣亲赴汕尾市妇幼保健院和人民医院进行了实地考察,并与吴紫骊就公立医院改制的合作进行了详细沟通。

“这次沟通非常重要,因为通过这次沟通,双方建立起了相互的认可和信任。”而也就是在这次沟通后,中信医疗方面便开始由陈一领衔起草改制的方案。一个月后,中信医疗便将方案提交给了汕尾市政府。

汕尾市政府也在合作改制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效率。

2013年8月11日的市政府常务会议,即将“关于市政府与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共同投资改革公立医院合作框架协议的问题”列入议程。8月23日,市政府发文成立了由来自各部门和单位共21人组成的“汕尾市与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合作项目对接领导小组”,副市长骆金堤出任领导小组组长。

按照《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听证规定》的要求,同年11月份,汕尾市卫生局又就引进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参与市直公立医院改革举行听证会。改革方案获得了听证会16名代表的认可。

此后,汕尾市政府层面一直以十分积极的姿态推进公立医院的改制。而汕尾市方面态度一方面来自于对中信医疗的信任,而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对改革的迫切需求。

正如汕尾市市委书记温国辉在2013年12月与郭志荣会见时所言,汕尾正处于加快发展的重要爬坡阶段和关键时期,亟需大企业、大项目进驻。在提出加快推动汕尾公立医院改制项目建成的同时,他还希望双方能够拓宽合作领域,建立稳定长效的合作机制。

存量换增量

非营利性意味着社会资本无法直接从医疗服务本身获得回报。

汕尾市位于广东省东南部沿海,但在全省却属于经济欠发达地区。

“作为广东省的欠发达地区,汕尾去年的公共财政支出才110个亿左右,和其它省的同类地区相比,少了约30至50个亿,我们的公共服务水平‘欠账’很多。”吴紫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谈到。

汕尾在医疗服务上的欠账,反映在医疗资源的供给上。根据汕尾市卫生计生局的统计数据,2013年汕尾市每千人病床数是2.37张,而全省平均则是3.55张;在执业医师方面,汕尾每万人拥有的医师数为14.66名,而全省平均则是19.8名。汕尾这两项指标的排名均靠后。

但好消息是,汕尾市迎来了跨越发展的重要机遇。

2013年7月,广东省出台了《关于进一步促进粤东西北地区振兴发展的决定》(以下称“决定”),提出到2020年,粤东西北地区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或超过全国同期平均水平。

决定还明确对地区医疗服务体系提出了要求,即力争粤东西北各市至少有1所医院达到三级甲等标准,县(市、区)有1所县级医院达到二级甲等标准。作为汕尾市最大的医疗机构,市人民医院目前是三级医院,但尚未定等。

不过,在政府财政能力和医疗资源都很有限的情况,汕尾市充分认识到只能通过改革来谋求更大的发展。正如吴紫骊所明确谈到的那样,“不改革就很难得到发展。”汕尾的思路是用存量换资本的增量。但问题的关键就是,谁能提供这个增量?

诚然,汕尾市对公立医院改制的需求,为社会资本提供了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不过,公立医院改制的难度以及同时改制三家医院的体量,都对社会资本提出了很高的门槛。更为重要的是,公立医院的非营利性意味着,社会资本无法直接从医疗服务本身获得回报。

最终,中信医疗接盘。“从中信医疗的角度,我们更偏向公立医院。”陈一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解释道,“公立医院有历史积淀,有完备的医生团队,还有老百姓的信任。总体而言就是拥有地区化的品牌影响力。”

更重要的是,中信医疗有这个实力。背靠母公司中信集团这棵大树,让中信医疗游刃有余。尤其是这帮助中信医疗获得了综合的金融优势。张继胜曾对媒体表示,中信医疗将借助这种金融优势,采取产业和资本双轮驱动的方式来满足资金需求。

实际上,将近两年前中信医疗在贵州投资养老项目时,中信集团旗下的金融机构中信银行、信诚人寿、中信信托就表现得积极活跃。

“我们在医院改制、运营管理方面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经验。”陈一提到,中信医疗已经拥有一些成功的医疗项目,比如中信湘雅生殖与遗传专科医院,以及由公立医院改制而来的中信杭州整形医院和中信杭州手外科医院两家。

不过在陈一看来,区域化的产业运营能力才是中信医疗在众多资本当中的竞争优势。这种能力让中信医疗有信心在保持公立医院公益性的前提下,找到合适的商业模式。

区域性医疗产业化运营

医疗服务板块的业务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中信医疗成立的时间不长。2011年5月,经中信集团批准,国家工商总局注册,中信深圳投资集团正式更名为中信医疗健康产业集团。6月,中信医疗正式挂牌。9月,中信医疗总部迁至北京。如今在北京东三环边上,中信医疗所在的大楼显得十分醒目。

在中信医疗的挂牌仪式上,中信集团常务董事、副总经理窦建中就表示,作为中信集团一级子公司,中信医疗将着重发展医疗管理、健康管理、医药和健康养老这几个板块,并逐步打造成一条完整的产业链。

新成立的中信医疗内部设立了四个业务部门,分别为医疗投资管理中心、养老投资管理中心、健康投资管理中心、医药投资管理中心。

中信医疗组建之时,正是新医改进入攻坚阶段。公立医院改革进入深水区,国家继续加大力度鼓励社会资本办医。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人口老龄化趋势加速。医疗和养老两个领域都展现出了巨大的发展前景。

这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在中信医疗的四大板块中,医疗和养老所具有的重要地位。

成立之时,中信医疗已经在北京海淀、武夷山、井冈山等地均有养老项目;而在惠州、杭州、长沙等地都已经有医疗项目。而在郭志荣出任中信医疗董事长后,又进一步提出“医养结合、以医促养”的发展模式。

“养老服务一定要有医疗机构作为配套。也就是说,我们在进行区域布局的时候,一定是医疗机构先行,首先要有核心的医疗资源。没有医疗机构的支撑,养老很容易就变成一个没有实质功能的概念。”陈一对中信医疗的发展思路解释到。

更为重要的一点变化是,中信医疗在2011年组建以来所重新确定的发展策略:制定区域医疗规划,以项目拉动区域化布局。在陈一看来,珠三角有可能成为中信医疗将这种区域性医疗产业化布局付诸实践的第一个试验区。

在成功实现参与汕尾市三家公立医院改制后,中信医疗在珠三角一带已经拥有一系列医疗机构,包括中信惠州医院,深圳中信健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

“这种区域性医疗产业化运营的优势就在于,可以实施采购的集约化管理,提供统一的标准化服务,同时还可以大幅降低人才使用的成本。”陈一说,“这是单独进行一家公立医院改制所无法实现的。”

具体而言,陈一提到可以围绕医疗机构成立医院管理公司、物业公司等,进行产业链整合。他继续以汕尾市的项目为例,“未来我们计划围绕着医疗,继续布局康复、养老等机构。医疗可以是非营利的,但可以通过康复、养老获得收益。”

中信医疗抓住了先机,为探索医疗健康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创造了希望,但无疑与希望相伴的还有挑战以及巨大的悬念。

权御三国手游

小米枪战吃鸡

挂机那三国破解版

j亅比赛大厅官网下载